不知不觉之中,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已经进行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双方你来我往,有时斗争,有时又有所妥协。由于中美是全球经济体量最大的两个国家,因此两国真红了眼,估计地球也得去跳舞。中国是一个比较倚重外贸的国家,有成千上万的劳动者在外贸相关行业就业,美国又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那么国人自然要问这样一个问题——这场由特朗普发动的对华贸易战,未来将如何演变?
一般来说,人们感兴趣的都是未来,因为对未来的探索不但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也能让我们在分配利益时占得先机,或者在面对险境时可以未雨绸缪。就未来谈未来要么过于苍白,要么一叶障目,总之很难跳出各种“陷阱”,最终不得不沦为“井底之蛙”,得出种种扭曲的结论,马鹿不分。因此,这篇命题小文虽然面临着篇幅的限制,但笔者还是会尽力提纲挈领的讲出自己对中美贸易战的诸多观点,尤其是对未来走势的判断,不足之处,还望各位读者海涵。
首先,中美贸易战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中美贸易失衡,但贸易失衡是一件持续了很久的事情了。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简称BEA)的数据,从1992年到2018年,美国全部是贸易逆差。从1999年开始,BEA公布了部分地区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差额状况,这其中就有中国。根据BEA的数据,2006年之前,来自中国的贸易逆差还比较温和,其在美国贸易逆差总额中的占比一直没有突破30%。但是此后情况发生了变化,甚至给人一种失控的感觉,4年之后的2009年,上述指标跃升至57%,到了2015年,这个指标再上一层楼,达到了惊人的67%,此后该指标虽有所下降,但一直维持在60%以上。
图表 1
不过在评判贸易逆差的时候有一点要非常小心,就是只看双边数字是非常容易得出片面的结论的。比如只看图表 1的话,我们很容易产生一种印象,即中国就是美国贸易逆差的“罪魁祸首”,但假如我们来看中方的数据,那么就可能得出非常不同的印象。
图表 2
将图表 1和图表 2比较起来看会发现有些地方的数据还是可以相互印证的,比如2015年中国对全球的贸易顺差额达到了历史巅峰,而对美顺差额在这一年也很高,是历史第三高的数值。然而,有些东西也很不同,比如2015年之后,中国对全球的贸易顺差额大幅下滑,但美方统计的数字并未出现这样的现象。笔者认为出现这种差别的直接原因在于中国对美国虽然依然保持着较高的贸易顺差,但对其他贸易伙伴的顺差额越来越低、逆差额越来越高。换句话说,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贸易失衡实际上已经开始调整了,只不过中美的贸易数字并未反映这一点。
现在的问题是你让特朗普政府马上认同这一点,恐怕有困难,对他们来说,中国就是美国在贸易逆差上的“最大痛点”。不过就贸易失衡这件事本身来说,中国倒远不是始作俑者,起码日本就排在中国的前面。
二战后的日本一片废墟,经济凋敝,饥荒横行,但当时的日本技术还在、体制还在、生产经验也还在、各种人才也基本都保留下来了,在美国的援助和扶持下,日本经济很快就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而且战后的日本在经济上加入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军事上有《日美安保条约》护航,因此可以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经济发展中去,结果日本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速度非常快,很快就到了与美国同行竞争的地步。美国随即与日本在汽车和半导体等一系列领域爆发了激烈的竞争以及众多的贸易摩擦。虽然在政治上美国可以“指挥”日本,经济和贸易上也屡屡采取措施限制日本制造,但日本制造最终还是冲破了美国的阻拦,在全球市场攻城略地,这也令美国同行“很受伤”。
假如对比当年的日美贸易摩擦和今天的中美贸易摩擦,我们会看到一个非常明显的不同之处,即日美当年竞争的主要是高端产业,这些产业很多是美国的命脉,今天中美竞争的很多是中低端产业,这些产业本来就不属于美国的比较优势。从产业分工的角度来看,中美应该是分工与合作,而非像现在这样,打贸易战。
不过贸易问题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学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政治经济学问题。以美国为例,假如单从经济角度来看,那么美国应该放弃中低端的制造业,集中精力发展高端制造业,这样或许十年之后,美国可以占领全球经济的制高点。但问题在于,放弃中低端制造业会使一批低技能的美国工人失业。在2007年之前美国房地产业蓬勃发展,这些低技能工人尚可被房地产业吸收,但后来房价大幅下滑,金融危机爆发,这批人再次失业。直到今天,这些工人都无法找到合适的长期工作,失业不仅会带来收入下降,更会带来怨气,而中国就成了他们宣泄愤怒的对象。无论是对民主党,还是共和党,这些人的选票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贸易战不太可能会很快停止。
其次,世道轮回,中国的改革开放在某种意义上就意味着中国放弃了过去那种闭门造车式的经济建设方法,开始向发达国家学习发展经济的经验。然而,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从1978年到2018年,在40年的时间内,中国GDP的复合增长率高达9.4%。那么发达国家经历了什么呢?先是1990年代日本资产泡沫的破灭和日本经济走下神坛,再是2000年美国高科技股泡沫的破灭,巴菲特对此评论说“只有退潮时你才知道谁在裸泳”,往后走就是2008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其被称为大萧条后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后面还有欧元区的债务危机等等。
抛开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也没好到哪里去。不说别的,苏东剧变就让我们吃了一惊,然后俄罗斯又是金融危机,经济一落千丈,东亚金融危机和2000年后的阿根廷金融危机更是显示了发展中国家的脆弱,津巴布韦的超级通胀使得其纸币真的要与厕纸在价值上一较高下了,环顾整个世界,似乎真的是风景这边独好。
如何解释中国的崛起?这成了东西方一个共同的令人颇感焦虑的问题。经过不断思索,中国的答案是中国经济的崛起来自我们发挥了政府的优势,我们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高铁就是这方面的典型。美国的答案和中国有异曲同工之妙,美国人认为中国经济的成功的确来源于政府的作用,但政府经常扮演的是有违道德与法律的角色,例如对于重要的产业,中国政府会派商业间谍去美国窃取资料,会派互联网间谍通过植入病毒等方式来获取情报,然后政府把窃取来的资料转交给中国企业,帮助它们打败美国同行。
实际上,在笔者看来,中美两国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都是非常片面的。经济学家们严谨的实证研究证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最大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民营经济的崛起。假如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经济崛起的最大原因,那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为何长期停滞不前呢?那时候政府的控制力比现在大多了。
再比如说高铁,的确高速、便捷、舒适、安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但2019年1月,北京交通大学的赵坚教授在媒体上撰文指出要谨防高铁“大干快上”所带来的金融风险。根据赵坚教授提供的资料,“目前,除京沪、京广通道上的高铁运输能力得到较高利用外,其他高铁项目的运能大量闲置,存在严重亏损。例如,兰新高铁每天只开行4对高铁列车,其运输收入甚至不足以支付电费,而兰新高铁有每天开行160对以上高铁列车的能力”,这种局面导致高铁的经营效益很低,高铁的客运收入甚至“还不够支付贷款利息”。现在高铁是让我们很自豪,但要是未来高铁爆出严重的金融风险,那我们又该如何评价它呢?难道说一句中国版的“只有退潮时你才知道谁在裸泳”?
美国在这方面的想法几乎完全被他们自己的恐惧心理所左右,其实静下来仔细想想,那些想法着实有些可笑。几个企业通过偷盗专利可能获利不少,中国这么一个大国,依靠偷盗专利,来维持这么长时间的高速增长,这怎么可能呢?
从政治的角度来说,中美双方必须认清楚,双方对中国发展的原因都想偏了。要是不正本清源,还停留在原来的想法上,那估计还得继续斗,这贸易战是很难停的。
最后,最有效的医治贸易战的手段就是中美双方各自关注国内包容性的普惠性的经济发展。贸易战表面上起源于失衡,再加上关于中国发展模式的争议,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老百姓有时候也是雾里看花、糊里糊涂,一些无良政客还故意把水搅浑、趁机捞一把,结果局面就更乱了。
特朗普政府是一个具有种族歧视色彩的政府,在他们看来,中国的崛起在一定意义上是黄种人对白种人的挑战,所以它要用贸易战的方法来拖垮中国经济。那么未来这种政策基调会不会发生改变呢?这和整个西方社会的舆论环境有关。
现在支持特朗普政府的很大一批选民都是持种族歧视观点的白人。只要特朗普在这些人的支持下继续掌权,那么中美贸易战就会继续下去,而且是以一种很情绪化的方式。但这种环境也面临不确定性,原因有二,一是现在很多学者都在传媒上发出理性的声音,这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普通人,尤其是中间派的观点,目前尚未可知;二是随着贸易战的扩大化,特朗普政府原先支持贸易战的那批人,其利益也开始受损,这方面最典型的就是美国的农场主,现在中国的很多制裁措施就是针对他们的。但特朗普政府许诺补偿他们,所以他们现在还在硬挺,未来如何,要看大势的演变。
假如在下次总统大选中,激进派的民主党人上台执政,笔者觉得他们与特朗普这样的共和党右派没有本质差别,因此贸易战会继续进行。假如温和派的民主党上台,那贸易战可能就会画上休止符,到时候顶多被美国政府拿来当筹码与中国政府交涉。
中美贸易战表面上看是贸易失衡等问题,其实对普通民众来说,关键是利益要有所协调。一个国家的发展不可能是全面的和谐的发展,中国作为全球体量数一数二的经济体,一旦快速崛起,必然是失衡的发展,这种失衡无论对人对己都会产生诸多负面影响。有时候,跑的快点不如跑的稳点。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包容性的普惠性的政策就要跟上,比如说,我们可以在土地和金融制度安排上降低隐形税收,让利于民,降低中小企业的用地成本和财务成本,从而起到进一步扩大就业市场,缓解贸易战所带来的就业压力。再比如,日本当年在日美贸易战中曾对自己较有竞争力的产品实行过自愿的出口限制,这个方法我们能否考虑一下?假如我们未来向美国开放农业,而中国农业本就疲弱,缺乏竞争力,农民贫穷弱势,在这种情况下,能否从强势的工商产业所征收的税中拿出一小部分,转移支付到农业领域,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帮助他们在收入更高的行业中找工作?总之,就是要采取各种政策尽力熨平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尽量避免出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这样的话,中国经济崛起对自己和对其他经济体的冲击可以得到缓解,我们也可以收获一个更和谐的世界。